5 月 22 日,紫光云直播间特邀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赵满坤老师,开展了一场聚焦AI 赋能教育的主题直播交流。赵满坤在教育大模型、知识图谱及未来推荐系统等研究领域成果斐然。他主导研发的“程天学”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程序设计原理、程序设计综合实践、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及校级公共课教学实践。此外,其指导的学生团队在 ICPC/CCPC 等国内外赛事中屡获殊荣,充分展现了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的示范效应。
他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紧密相连,主要经历了符号逻辑、专家系统、深度学习三次重要浪潮。尤其是 2020 年以后,大模型的崛起将深度学习这一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各类应用场景,特别是在 AI for Teaching(分层教学与差异化教学)、AI for Learning(个性化主动探索式学习)、AI for Assessing(多元化评价)以及 AI for Management(智能分析与预警)等方面的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程天学”平台凭借动态知识追踪算法与学科知识图谱,达成个性化精准导学,创新性地构建了人机共融的三元教学模式,促进AI 与教师高效协作,同时规范导学流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避免 AI 的误用。从自适应导学算法、知识图谱技术,再到大模型的持续升级,“程天学”平台不断完善。借助紫鸾大模型一体机部署私域DeepSeek 大模型,进一步优化了平台功能,实现了长期记忆大模型开发,使模型像人类一样具备长期记忆能力,能够持续学习并整合新知识,尤其是学习者的能力、习惯和认知状态等,同时避免灾难性遗忘,以更好地支持教育场景中的知识积累与应用。“程天学”平台赋能智能答疑、编码批改、行为分析等功能,已在天津大学多门程序设计课程中广泛应用,为超过 5000 名师生提供了服务。
依托紫鸾知识平台,对程序设计领域以课件、视频等形式存在的 8000 万条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与生成,整合专业知识,构建起垂直领域的知识库。一方面,该知识库用于大模型微调,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课程设计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助知识库对知识导学和知识图谱算法进行优化,进而训练垂直领域的小模型。通过云端大小模型的协同工作,实现云端大模型与本地小模型的高效配合,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优化资源分配与任务处理流程,最终提升教育大模型的整体性能和应用效果。
展望未来,他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需重点关注的三大方向:一是训练并优化 AI,达成知识与价值对齐;二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AI,使其成为学习助力而非拐杖;三是依据现有技术手段,持续推动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多年来,紫光云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行业前沿技术落地应用,深耕教育数智化转型,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教育生产力。通过AI赋能教育,紫光云全方位助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稳扎稳打推动教学创新。未来,紫光云将联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持续深化 AI 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开启个性化人才培养新篇章,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迭代升级,为发展更具适应性、竞争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贡献科技力量,奋力谱写"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