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涉企监管方式的创新变革至关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国范围内的涉企监管指明了方向。强调优化“综合查一次”等检查方式,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快速预警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高频次检查等行为,对普遍、高发问题进行及时监督。
2025 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也着重指出,要强化执法监督,整治乱象,依法保护民营企业,通过优化政府服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紫光云“综合查一次”显实效
紫光云公司精准对标政策,打造“综合查一次”产品,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全方位整合涉企检查资源,重塑传统流程。
严格执行检查规范,能合并的行政检查绝不重复,能联合的绝不多头,严控入企检查人员数量。当检查事项涉及多部门,主管部门联合拟订计划,杜绝多头、重复部署。
优化检查模式与流程,“综合查一次”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模式,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并加快“扫码入企”落地,让行政检查主体、人员、内容、结果等数据实时上传信息系统。行政检查结束后,第一时间告知企业结果。
物流类企业减负:某物流企业以往每年要应对多个部门多达31 次迎检,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例如,生态环境局每年检查8 次,涉及环保设施运行、排污许可等多项内容;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8 次,涵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作业证检查等;卫生健康委员会每年8 次,检查职业病相关事项;消防救援大队每年9 次,包括消防许可手续、消防安全管理等多项检查。通过“综合查一次”场景梳理与计划整合,创建物流类企业综合查一次场景,多部门联合上门,多检合一,如今每年总计迎检次数降至9 次。
镁铝加工类企业难题化解:某镁铝加工类企业曾面临应急管理局与生态环境局检查标准冲突的困扰,为此设置专职“窗户管理员”。应急管理局要求为保障安全开窗通风,生态环境局则要求为避免污染气体排向大气关窗。实施“综合查一次”后,两部门联合梳理场景,内部协商统一标准:无爆炸危险企业不用开窗通风,有爆炸危险且粉尘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需开窗通风。通过综合查一次系统合并输出统一检查清单,以“一件事”思维编制检查事项,牵头部门创建场景、计划和任务,并共享给配合部门,确定时间后多部门联合上门检查,企业依规操作,检查后生成统一整改通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闭环,强化事前合规指导与事后整改服务,“窗户管理员”岗位也随之消失。
综合查一次+AI大模型,智慧赋能提效
大模型技术打造的综合查一次业务系统智能底座,通过AI大模型的能力加持,打造企业合规经营助手、监管AI问数、事件自动分类等智慧化场景,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为企服务、执法监督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让繁杂的管理事项变成贴心便捷的智慧服务。
12345执法线索智能分拨
依据管理部门的业务要求梳理判定规则,对接海量12345数据,利用大模型识别、分类能力,筛选出执法不规范等6大类问题工单并准确标注数据,确保问题快速处理。同时,深入分析共性与个案执法问题,及时生成预警,提示执法风险,避免执法问题恶化。
企业合规经营助手
通过先进的知识提取与清洗,深度学习各部门和行业的合规经营手册,挖掘关键信息,构建全面精确的合规知识体系。结合企业历史检查数据等,以“一企一册”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全面的合规经营服务。利用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准确理解用户提问的真实意图,从知识库中提取信息并总结、提炼,反馈给用户,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监管智能问数
响应监管部门对检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需求,支持动态数据提取和统计,自动生成统计图表和数据摘要。借助大模型的意图识别、信息提取、SQL编码、文本生成、语义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能力,实现监管智能问数。管理者需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提问,系统行智能化解析,快速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生成统计图表总结,带来高效便捷的数据分析体验,助力精准决策。
执法研判专报生成
依托大模型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时获取和整合各类执法相关数据并进行提炼总结,智能生成执法研判报告。变传统的人工编撰模式,支持按日、周、月分别自动生成专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全周期执法情况信息。
在数字化浪潮下,紫光云凭借其云数智全栈能力,积极推动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化、高效化。通过“一码管源头、一单管规范、一端管公正、一表管服务、一册管合规”的工作方法,变“多头查”为“一次查 ”,变“末端处罚”为“主动服务”,实现执法增效、企业减负。既有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企,又保证必要的检查高效开展,实现无感监管、有感服务,营造良好的政商生态和营商环境。目前综合查一次平台解决方案已经在江苏省、安徽省多个地市实践,获得高度评价。其中,连云港综合查一次实践案例,入选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发布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典型经验案例汇编》。
紫光云以创新为笔,绘就涉企监管新画卷,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大动力,未来必将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政府高效监管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
2025-06-09
2025-04-10
2025-03-31
2025-03-31
2025-02-17